竟是天子,他可以不在意礼数规制,自己却不行。
皇上的眉头复又紧锁起来:“如今还有一件事情,我想说与你知道。”。
王娡知道他必是要谈及太后一事,心下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皇帝声音沉郁,只寥寥一句:“今日提议太后听政辅佐之事的,是章武侯的亲信。”。
王娡倏然明白过来,竟是外戚所为。
自古以来,帝王多惧惮外戚,往往太后,皇后等人家中男眷,会因为自己的族人得宠身居高位,而福泽自身。
长久以往,这些人身蒙皇宠难免得意忘形,笼络自己的势力。或是明里暗里干预朝政,或是成为一方祸害,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所谓章武侯,便是太后的亲生弟弟,平日里太后长姐如母,且自幼与弟弟分离,重新团聚后怜之儿时遭遇苦难,厚待于他,封其为章武侯,赏赐优渥,多命能人贤士与之来往。
先帝在时,章武侯甘于平淡,并未参与政事,只一心一意圈养亲信,整日游山玩水。
为此先帝曾经盛赞他:“虽宠信优渥,然不骄不矜,实为难得。”。
这样看来,所谓的不理政事,倒极有可能是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之意。
如今先帝驾崩,新帝登基,不过而立之年,难免让人觉得软弱可欺,既而动错了心思。这样看来,这章武侯就算一个了。
王娡在心里微微冷笑出来,究竟是对皇帝知之不深的缘故。
想来只是觉得他做太子时温润谦和,便误以为他软弱可欺,当真是可笑之极。
想来曾经太后宠爱自己的幼子梁王,皇帝能在那样的境况下被立为太子,怎会是任得人在他头上动土?
且旁人不知,她却知道,皇帝为了一整朝廷风气,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立下了怎样的决心。此刻有人想借太后之名,挚肘皇帝,当真是愚不可及。
心里百转千回了许多念头,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的模样,只微笑道:“章武侯身为皇叔,想来关心则乱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