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的史大人,听了他的这些话后会做何感想?是否会觉得他是个典型的牛皮大王,或者是个不尽不实的家伙?
出乎意料之外,史可法既没有出口赞扬,也没有规劝挽留,只是略一沉思,就换上了和善的笑脸,道:“曹将军即然有这样的诚心,本院也不可强留,正所谓人各有志。不过,本院把话说在前头,六安的礼贤馆一直为曹将军大开方便之门,如果何时曹将军想重新回归朝廷,本院随时都可以为曹将军保本免罪。”
史可法这话听得的确顺耳,可见死啃“八股文”的读书人,并不个个都是死木鱼脑袋。史可法是典型的东林党一系,但是这人后来在民间朝野都积攒了极高的威望,并非是没有道理可循的。
“谢大人成全。”曹文焕急忙站了起来,躬身施礼。对于这位忠肝义胆的史大人,他心里是非常敬佩的。对于自己的欺瞒之言,多少带有几分愧疚之情。
两个人又聊了数句,史可法仍然对曹文焕“剽窃”的诗词赞不绝口,告辞的时候,史可法忽然道:“曹将军,你小小年纪,在诗词上就有这般造诣,实在难得,如果假以时日,必定是人中龙凤。可巧,只在这两天,我大明的少年才子,就让本院见到了两位,真是不虚此生啊。”说完,史可法微微含笑,不停地占头。
“两位?大人说的是哪两位?”曹文焕有些奇怪,问道。
“一位是你,还有一位,说来也是少年奇才,在本朝也算是颇有名气了,他就是河南商丘候尚书家的公子侯方域……”
史可法刚刚说到这里,曹文焕双眼一亮,脱口而出:“侯朝宗?他也在这里?”
对于这个名字,曹文焕一点也不陌生。孔尚任笔下的《桃花扇》,让这个人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一直影响到现代。秦淮名妓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多少现代人。
何况侯方域还是明末政坛的著名人物,他不仅是闻名于世的复社中人,而且和桐城方以智、如皋冒襄宜兴陈贞慧四人以文才并称于世,后人称之为明末四公子。虽然这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