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名单当然都是中层干部们做的,我们最后做的不过是一些小调整。”
他揉了揉眉头,说:“这次的事情是挺麻烦。有几个车间已经提交了名单,有些人根本就不合常理,这种事情也不能完全交给他们乱来。”
方文轩说:“其实调工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透明。有些领导想要拿好处,当然愿意暗箱操作。但这样一来,往往加工资前后几个月都人心惶惶,影响工作效率,更不用说该涨的不涨,太打击工人的积极性了。像您这样没私心的,就应该把这个过程弄得更透明,怨言谣言就会少不少。”
王厂长说:“怎么个透明法呢?我们也不是没试过,团委工会都是要做一些说服解释工作的,但没有人愿意听。”
方文轩说:“量化指标嘛。当然我这是班门弄斧,不过是一些理论上看到的东西。保证全厂的总名额不变。那个车间的效益好,就让这车间的名额多几个,这是一个。
然后是个人的评估,这个您应该更清楚,但就算外行来看,主要的无非几个指标,出勤率,工作绩效评估,工龄长短,还有同样工龄的平均工资和这个人现有工资水平的对比等等。
不管是几个因素,给出来,给个比例,弄个排行榜让大家都知道。虽然说有些评估永远都是主观的,总有人会说闲话。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只要大部分的人根本利益保住,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也闹腾不起来,毕竟咱这也算是有根有据了。”
王厂长想了想,说:“主意不错,但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啊。而且厂领导是不会同意完全把权力下放给车间科室的。”
方文轩想了想说:“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该涨的”都是要该涨的,到时候把这次涨工资的人可以搞个红榜公布嘛,到时候在厂区贴个三五天。谁有意见的可以过来找您或者厂领导陈述嘛!
然后厂部可以收集意见,而且大家不能说自己为什么应该加,只能提为什么榜上的人不应该加,要说出个一二三来。这样基本尊重车间科室的意见,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