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他们那是活该有这一遭”朱氏冷哼一声,随即慈爱地看着陈澜点了点头,“你当初说的没错,晋王总算还有开窍的时候,不必咱们抢在前头做什么反击倒是五丫头的事能够顺便一块解决了,你这一回真是做得巧妙,若是你三叔知道了,恐怕不是气个半死,是得完完全全气死了”
“我只是想,淑妃娘娘和晋王殿下只要醒悟了过来,当初宣府那档子事恐怕也会被翻出来,既如此,忌惮三叔也是很自然的事。再加上还有贵妃娘娘,这桩事情应当就定了。”陈澜说着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陈汐那样的性子,日后的家庭越简单,她越可能得到幸福,出嫁了之后,陈瑛这个父亲难道还能逼着女儿改嫁,亦或是逼着恬淡的女婿争权?
朱氏亦是微笑:“这事情定下了之后,我也能过两天舒心日子。他那三个最要紧的儿子女儿,这下子可是全都解决了。最让我痛快的是,都没用着德妃娘娘出面。”
在蓼香院盘桓到亥初,陈澜才回了翠柳居。平日这时候往往做一会儿针线,随即就预备熄灯就寝了,可她此时终于有时间好好看书,因而就吩咐留着红螺和沁芳伺候,把其他丫头都打了去睡觉,又掌起了灯。连同红螺沁芳一起打到了西次间里头做针线,她就在东次间的炕上坐下,就着炕桌上的那两盏灯打开了书,逐字逐句地读了起来。
起初她还有些紧张,但渐渐的,那上头的内容就让她深深陷了进去。相比在西苑宜春馆读到的那几本,这一本日记大约并不是太祖林长辉晚年所写,更多的只是一本日记,记述了林长辉的种种心情,也记下了更多楚国公的事。从这上头,她第一次知道了楚国公的名字。
沐桓……那已经湮没在历史中的另一位穿越同仁叫做沐桓。
“沐桓说,国富民弱,则徒有其表,当此转折点,要之务是让百姓识文断字,脱离无知。从江南开始,他仿照宋朝的四大书院开设了一家又一家的书院,又坚决认为,官府的涉足会让这些书院变得官僚臃肿。算了,我从前就是个小军官,不和他这教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