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固定配额的货物才是商会利润的来源,特别是少了那四成多的税收,才使得商会的贸易利润如此惊人。
不过王海冬好歹也是从一个发达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世界穿越过来的,这其中捞钱的手段让王海冬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
“三无啊,你说这个世界的人傻不傻,明明是卖着自己的货物,却白白的给上头这无作为甚至还帮倒忙的朝廷缴纳重税,是不是有些太傻了?”王海冬没事的时候也会和三无女唠叨一下这个问题。
三无女只是航海辅助,俺某人的说法,别看她长了副好脸蛋可惜是个弱智,虽然在航海上的问题都难不倒她,可一旦涉及到贸易,这位**小姐却给不出任何的答案。
交易所这个东西王海冬在翻看罗望海的那些藏书时也看到不少关于他的信息,在西方诸国甚至可以说只要是除了东方帝国的区域后,交易所的功能就完全蜕变道大批量货物买卖的一个集散地,至于税收自然有港口的税收官来收取,甚至大部分落后地区的港口连个税收官都找不到,港口基本就靠着补给停靠的那些收入维持。
当然这种规模的港口恐怕也吞不下这种一一个货仓为单位的货物,所有的产业加起来比起罗老爷子这位商会里占据产业份额最小的股东还有所不如。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建造起港口就能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一个要看港口本身的地理位置,另外一个就是港口本身所在区域的购买力或者是生产能力是否达到大规模贸易所需要的最低要求。
如果没有那些殖民者,你要让非洲大陆上的那些大老黑和你做贸易,恐怕还得等上几百年让他们自己产生了文明才有机会,不过以王海冬来看,这个机会也十分渺茫。
货物是商人的,朝廷只不过少抽去了那一份税收,但是这一份税收却成了让整个东方帝国沿海贸易繁荣的根本因素,而在早期,这海上一样可以做贸易,不过过去的大海上倭寇横行,甚至连西方诸国都把触角伸到了沿海地区,朝廷又在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