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歇了休顾氏之心,如今只想着给元航,欣珊找门好亲事,这样就算她闭眼,秀月也有依仗。自家儿子再不喜,看在老太太及两个孩子的份上,定会善待秀月。
周秀月自然不会明白老太太的苦心,但二爷的婚事却是实实在在耽误不得,若能找个合她心意的媳妇。日后也是个助力,于是把大半的心思放在二爷婚事的人选上。
偏偏老太太选中的几户人家的小姐,周秀月都不满意。不是嫌弃姑娘长得普通,就是家世不显。在她看来,二老爷如今官居四品。元航虽是庶出,却是老太太嫡嫡亲的孙子,怎么着也该说户好人家,便写信把此事托了京城娘家。
周秀月的嫡母许氏收到女儿来信,思虑几番,便在京城四处打听起合适的姑娘家来。
大房诸人因二房进京,分别在即。走动频繁。
今儿个沈氏做东在东园摆桌酒席,明儿个顾氏回礼在西园暖阁设宴,你来我往,好生热闹。便是二房的丫头,仆妇们也趁这机会,与府里要好的小姐妹。老姐妹一一摆酒作别。
蒋元晨更是忙着吃书院同窗的饯行酒,整日里清清醒醒出府,混混愕愕回来,难得见着其人影。顾氏虽然心疼儿子身子,却也知道同窗情谊十分难得。就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了。
正房太太之间的走动,自然没有姨娘,小妾什么事。周氏见两房人处得热乎,心中泛酸,在老太太跟前哭诉了几回。老太太烦不过,只得提前解了三小姐的禁。
蒋元珊解了禁足,与周姨娘一道在老太太跟前痛哭一番后,安安静静在自个院里整理进京细软。老太太见其清减许多,赏下许多首饰,衣料以作安慰。蒋元珊暗地里嘱咐姨娘消停些,侍候好老太太,一切等进了京再作打算。
十二月初一,老太太把两房人叫到跟前,细细叮嘱一番,万事妥当。一家人吃过送别宴,第二日一大早,二条大船从从苏州河。大房诸人见船渐行渐远,方才回府。
老太太带着周姨娘,蒋元航,蒋元珊及一众丫头仆妇共乘一船。顾氏带着蒋欣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