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禅寺请僧人为蒋老太爷诵了一天的往生经,并捐了二千两银子的香火钱为小儿子点了一盏长明灯,保佑小儿子官运享通,步步高升。
欣瑶这日起了个大早,亲自下厨做了四个菜。从桂花树下取出三年前埋下的桂花酿,一一摆放在蒋老太爷的坟前。
蒋福点上白烛,边烧纸边喃喃自语。
欣瑶亲自斟酒,缓缓倒进泥里,酒香阵阵,泌人心脾。
欣瑶泪眼朦胧道:“福伯,以后逢年过节。就陪着祖父多喝两杯。开了春,在园子再种上几株梅树,来年开了花,他老人家看了心里也欢喜。”
蒋福看着一身素衣的小姐,红着眼应下。
“祖父,孙女要进京了。京城离苏州府,隔着山,隔着水,
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见你。祖父,一晃三载已过。我怎么觉得在老宅的日子就似昨日……”
蒋欣瑶突然哽咽着说不下去。她下意识向天空望去,眼中的泪瞬间划落。三年,又是三年,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接着一个三年,似无穷无尽看到不头,又似短短一瞬,眨眼即过。
春去,秋来,夏至,冬逝。蒋欣瑶忽然轻轻的笑了。
天色阴沉,两人在坟前坐了许久,说了些旁的话,方才回房。
一月期满,蒋欣瑶便回了府。先往归云堂去,给老太太请了安,与老太太说了会话,再到秋水院,给母亲请安。
顾氏久未见到女儿,心中牵挂不已,匆匆打发了跟前的人,拉着女儿的手上下打量了几回,才安下心来说话。
欣瑶见刚刚母亲跟前的人是久未露面的柳姨娘,心里有了几分狐疑,问过母亲,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二老爷走前,在顾氏房里连着歇了几天,交待了顾氏年前带着孩子、仆妇,收拾细软箱笼跟着老太太一起进京,言语中并未涉及柳氏、
顾氏对蒋宏生的妾室,向来是不闻不问,只好吃好喝的供着,更别说像大太太那样,动不动就立规矩,或打或骂或算计,早忘了柳氏这茬。
柳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