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窝深陷,眼眶里红彤彤一片蛛网般爬满血丝,眼神中除了疲惫就是焦灼……
文沐深沉地凝视了孙仲山一眼,正想说两句宽慰的话,孙仲山已经转过身,继续对着舆图出神。
他无声地叹口气,低下头,对着火堆忽明忽暗的光亮开始看文书。出兵以来,大军和卫府一直保持着联系,从莫干到燕州再到端州,或经燕州至上京,每隔两个时辰就有快马往来传递最新的战场形式和敌我态势。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燕中北地区连降大雨导致道路泥泞阻塞,燕东的战报经燕州再送到莫干,路途上要比平常耽搁更多的时日,所以这里都是十多天以前的消息,很难说还能有些什么作用,只能是用来了解燕东半个月之前的局面变化。可以说,这些在时间上严重滞后的战报对中路大军当前所面临的难题毫无意义,也无法帮助赵军打破莫干的相持局面。
昨天傍晚和今天上午一共到了三份战报,燕东的形势并没有显著恶化。西门胜已经退守屹县临关,张绍也于九月初七到了端州,两人一南一西,拼死命阻挡住突竭茨人西进南下的步伐。战报上还是没有北郑的确切消息;但战报上也有提到,不管是端州还是屹县,两个方向的突竭茨人兵力都没有明显的加强迹象,很显然,屠贤还死死地守在北郑。虽然眼下北郑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在数倍强敌的严密围困下,破城也只在早晚之间,但突竭茨人一天拿不下北郑,西去南下的敌人都一天不敢掉以轻心。这大概算是燕东燕北两处都遭逢的艰难局面中唯一教人欣慰的消息吧。
飞快地看过三份战报,剩下两通书信。一份是张绍抵达端州之后写的,一份是霍士其从留镇发出。他的目光在两通书信的封皮上扫了一眼,沉吟着先打开了张绍的书信:
“奉莫干左军司马孙并转孙邵文三位将军共阅:当下燕枋二州承平无事,而端州或有小厄,故余已于九月初七移营至此,不为其他,但求得保彼土之完也。初九重阳,本念携友登高,然突贼忽至,幸得城中军民一心聚志成城,当日鏖战三时,贼至晚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