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滞压的这些棉布卖出去?”
奕詝听完王永吉说的这些,心里就笑了。这不就是营销策略和产业升级吗?简单,看本阿哥怎样忽悠你!
奕詝装作思考了一下,开口说道:“其实你们棉布卖不出去的这种情况,现在全国都是,特别是两江,这种现象特别严重,那是怎样造成的?”
奕詝喝了口茶,看到这个老狐狸静等下文的样子,心里暗笑。
“首先呢,我们大清朝啊,是个男耕女织为主的国家,好多棉农种点棉花不是为了卖钱,而是在过年的时候用这些棉花给全家人织布做衣服。因此,这些人是基本上不买棉布的。”
王永吉觉得奕詝说的很对,不住的点头。
“第二点就是英夷还有什么法兰西、美利坚不要我们的棉布了,他们这些国家在印度也就是天竺国大肆种植棉花,而且使用一种很先进的织布机,用很少的人就可以织很多的布,他们利用水力,还有蒸汽机等驱动织布机工作。所以,他们给工人付的报酬就少,就能织出坚韧,花纹精美棉布”。
“而我们所织的不是靛蓝,炭黑……就是在上面印几多小花,太单一了,”。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棉布由于价格,布料花式等得不到能买起棉布之人的喜爱,还有就是我们对西洋玩意的这种崇洋媚外。导致我们的棉布滞销。”
王永吉这会听得是津津有味,也觉得很有道理,打算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不等他张口。奕詝好像就知道了他的想法似的,开口说道:“要想解决棉布滞销,我有眼前和长远两种解决方式。眼前就是你们家这次所织的棉布我全要了。长远的就是,你们老王家必须把你们的这些织布机全部换掉,使用洋人的织布机。
当然,这织布的方式要改一改,要让这些雇工分开来织布,例如那些人是纺线的,那些人是织布的,那些人是印染的,必须分工合作,各做各的。这样效率就提上去,织的布也就多了,当然,我把这个叫作流水线生产模式”。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