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集中到神妙处,远方鸟飞虫动,俱能感知。
秋日落叶簌簌,有如雨落,我飞身纵起,剑光纵横,落地时剑身扎满落叶,三尺之内,无一坠地……
是不是觉得我很厉害?但是仅仅这种程度的修为,距离真正的圆满境界,只怕还要好几辈子。
不过,我从未灰心,这一切都得益于伴我成长的那片竹林,一根根直插大地,直冲云霄,如越女阿青手中的竹剑一般,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
正是如斯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才让我在那般备受排挤欺辱的环境中依然能够茁壮成长。竹的风采与品质,成为高尚人格的化身与楷模,于是剑术有成之后,我便尝试着将竹之精神融于剑中。
然而,坚忍不拔并非竹之精神的全部,难以形成完整的剑意,我便开始领会竹之精神的其他内涵。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将竹人格化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诗经?卫风?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赋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
正因为竹如此引人,一些文人名士远离人欲横流的红尘凡俗社会,隐居深山僻壤,竹林之中。晋代的阮籍、嵇康、刘伶等竹林七贤,唐代孔巢文、李白等竹溪六逸……他们托身浪迹于广袤的竹林,朝夕沐浴于修竹篁韵之中,竹清丽典雅的风姿,挺拔刚直的操守,令风流名士如痴如醉,思想境界得以升华。赋竹吟竹,在文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