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尽化为神,然后于上关炼神还虚,炼尽神(元神)中的阴滓,成就一纯阳无阴的元神、名为“阳神”。
经过练习,阳神可由“天门”(囱门)出入,摆脱肉体的禁锢.脱离肉身而常存,获得“身外之身”,超出生死之外。
若神中阴滓末尽,神可从眼、耳、鼻、口中出,将出之际,若从目中出则目光烨然,从鼻中出则鼻气或息,从其中出耳闻清音,唯独从口中出,有害无益、只有阴尽阳纯,姑能打破天门而出。
所渭“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小樊笼寿万年”,即指此而看,据称阳神为神气混融后的升华,虚灵无质而有体有用,能“聚则为形,散则为气”,隐显自如,并分身散体,变化无方,以神通妙用而游戏人间,积劝立德,一旦上帝的诏书降下,或不愿爵活动于人间时,使可从天门而出,弃壳升仙,大做“天官”,或做优游于洞天福地的散仙。
又所谓“宝符降后大朝天,稳骂鸾车凤辇”,这是道教内丹家修炼的最终日的所在。他们认为修炼至此,便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始知我命不由天”。
由此可见,阳神之道,便是纯粹的神魂修炼之道,与修真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不会性命双修,而是彻底脱离肉身的桎梏,连身体里的先天元气和胎藏慧光也一并放弃,将肉身完全作为一种容器和修炼工具,修炼阳神功夫的最高境界就是神魂白日飞升,成就大罗金仙。
“关于阳神的修炼,我已经说过,有太大的局限性,阴神化阳时必须借助世界中心的混沌雷霆来洗练阴滓,所以现在被修真取代了修道界的主流位置。”极晶夜漠然地说道:“阳神乃灵性与祖气,即使混沌之气合成、虽较一切后天之物为精粹,但终有气性,仅限于祖气界内,所以即使成就阳神,也不能超入虚无之境。需进一步做还虚的功夫,方能与道合一,成就道王之境。这也是相对于修真之道较为落后的部分。”
“茅山保留阳神之道,可不是出于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是因为很多特殊的原因以至于和世俗界的官方势力纠缠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