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茅山道教之祖师,茅氏三兄弟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
后有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著有茅山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课经。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
他编写的《真诰》一书记录茅山道教的传授历史,人数在百人以上。此派主修上清等经书,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主张思神、通经、修功德,兼修辟谷、导引和斋醮。该派代表人物除陶弘景外,隋唐时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高道辈出,隐若道教正宗。
北宋时与龙虎山、阁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号称三山符箓。之后又在历史的变迁中分分合合,勉强传承至今。
“茅山道士?”方子星皱皱眉。
一说起茅山道士,很多人都很熟悉,方子星也知道不少。
现在许多电影电视剧中常见到茅山道士蓄着胡须、裹着腿、穿着大襟大袖的道袍,如何如何地擒妖捉怪,如何如何地使用灵符咒语,神通广大得很。其中最让人熟悉的,自然就是林正英的僵尸系列电影。
鬼神崇拜、神仙信仰与方术及古代哲学确是道教前史上的主要思想内涵。而道士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十分庞杂,有坛蘸、布道、符箓、禁咒、占卜、祈雨、圆梦、躯疫、祀神等。布起道来好像玄机无限,显得十分深奥莫测,让人摸不着边际。
而且方子星还知道,茅山道士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可以娶妻生子。
不像一般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茅山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比如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等。
“我知道世俗界以茅山道士为题材拍了很多电影,是有些真实内容,但不要全信。”极晶夜冷哼一声道:“茅山道士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