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德军。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东非德军仅有一万两千多人,以四倍兵力防守可见东非德军的战斗力。
东非德军的战斗力强悍,这也是沃尔贝克将军的功劳。东非德军兵力最多的是非洲土著,沃尔贝克将军对这些土著按德军标准训练,并且对自己士兵一视同仁。这也让他得到这些土著的爱戴,战斗自然不是英国殖民地军队所比,打赢英国殖民地军队并不奇怪。
德属东非的战斗规模并不算大,真正大规模在非洲的战斗并不是意法在突尼斯打的那场,而是刚刚开始的意属东非战役。
英法军分别从苏丹、肯尼亚派出了21.6万、25.3万人从南北两方向意属东非进攻。除了殖民地军队之外,英法还派出了近十万的本土军队。
由此可见,对于卡在红海以及印度洋,威胁大英帝国亚洲航线的意属东非有多么的重视。哪怕是顶着同盟国印度洋联合舰队,也要先打掉这块威胁甚大的要地。
另外英国印度洋舰队也前往意属东非沿海进行炮击,以牵制意大利海军以及部分兵力。
面对英法军队的大兵压境,意属东军队指挥官布里宁上将,指挥三十多万人意军与埃塞尔比亚军队抵抗。
在南线,双方在米巴河畔的基斯马尤、吉利、布阿莱一线展开了激战。双方三十多万人围绕近三百多公里的米巴河下游展开了厮杀,目前战线在该地区反复争夺,谁会获得胜利,现在还不得而知。
南线打的难舍难分,北线就好多了,英军北线18万人向驻守在哈加尔尼什高原防线的意军进攻。
虽然英军携带了7英寸重炮,但是连绵不绝的工事让英军进度很慢。而作为北线指挥官的泽洛斯中将则利用防线消耗对手,并且慢慢防线中部慢慢后退,让部队像是抵抗不住,向后撤退的样子,引的英军一个集团军10万多人进入缺口。
随后其从两翼展开钳形攻势,最终包围并围歼了英军6万多人。让北线英军元气大伤,只能先退回去,慢慢的舔伤口。不过其依然重兵集结在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