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了一场失败。
由哈桑·伊泽特帕夏指挥的11集团军试图进攻萨勒卡默什地区,被高加索集团军主力给击退,两边各伤亡了土5.9万人、俄3.4万人。
这可比原历史上要强太多了,要知道原历史上可是惨败,而这次也能勉强算旗鼓相当、而造成这一切的当然是奥斯曼更早编练德械军队、让其人数更多更加精良。
大战不仅在欧洲展开,亚非大陆同样也有。
在东南亚,日军已经快要攻克吕宋岛德军最后的据点巴丹半岛。至于意大利的婆罗洲殖民地,想必也没办法在战争中幸存。
另外多说一句,远东卡洛老朋友袁慰亭正此时有些左右为难,因为他在接受协约国集团的拉拢。
作为一个人口第一的国家,人也是资源。而对于英法俄,尤其是法国来说,大量征召成年男人,导致国内工农业极度缺人。
不过虽然协约国开出不菲的条件,但是依然让统治中国的北洋集团十分的犹豫。
这欧洲都打出狗脑子了,掺和一脚风险太大。另外对于德意两国,中国普遍印象都很好,军队装备的各式武器,大部分都是从德意奥购买以及引进。所以这也导致了其想要短时间转变过来非常的难。
而在荒凉的非洲大陆,两方也在厮杀。
在德属西非,德国没能挡住英法的进攻,现在其在西非的殖民地已经被占领了大半,只有喀麦隆北部还在德军手中,不过其仅有四千多殖民地军队,已经时日无多了。
在德属西南非,其领土已经被英军占领。
至于在德属东非,则好很多。
在沃尔贝克将军的带领下,德属东非异常的活跃,其先是袭击了肯尼亚南部的一些城镇,随后更是在坦噶击退了登陆的英印军队,造成其5000多人的损失。
而面对骁勇善战的德属东非军队,英国人知道没有大量的兵力难以解决德属东非,而意属东非。考虑解决意属东非的迫切需要,英军从肯尼亚派出五万军队部署在其边境线防守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