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日林南在宫里侍读之时,也没少见启元帝,但那时候不知道是私下见面还是什么原因,并不觉得启元帝凛然不可接近。可今日这番再来,林南的感觉立刻翻了个个儿,还没等踏入保和殿门,便觉得一股威压扑面而来,端坐御座之上的启元帝,再也不是平日里那个言辞随和,和蔼得如同长辈的那个人”此时坐在上面的,完完全全就是九五至尊,万人之上的天子!一言九鼎,生杀予夺的皇帝!
御座侧首,内侍太监钱海宣读圣旨,大致是勉励诸位士子为朝廷效力的意思。旨意毕,三百贡士各就各位,点名、散卷、赞拜、行礼过后,策题终于一一颁发下来。与会试乡试不同。天子殿试只有一场,而且不考经义不论诗词,只单单考较策论。有时候考古今策,有时候考应时策,不一而同。
殿试规定时间只有一天,超时无效,但历来殿试往往都很快结束,因为诸般士子都是历经磨难上来的,做文章是家常便饭,何况是殿试之上,竞争激烈,谁也不甘人后,只能抢先交卷不能落后于人。因此殿试的时间往往不会很长,前朝最短的殿试交卷时间竟然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策题发下,启元帝起驾转到后殿休息,前面考生考试凝神答题。
别人不提,单说林南。展开试卷,将策题匆匆一看,林南眉头一挑,心中便划 了好大一个问号。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策题,,是自己曾经做过的,而且就是在不久之前!在宫里头那个不知名的院子里,大冷天烤着炭火,伏在一方矮柜上做过的!那策题就是自己和十六殿下私下拟定的!而眼前这策题的题目虽然有些不同,但大致的意思和议题中心与当日所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换句话说,这道议题看似是通古,但实际上却隐含着论今的议题。可是林南清楚地记得,当日在宫里,皇上看了自己和十六殿下所作文章之后,是如何地大发雷霆怒不可遏!虽说事后曾经传过一句话来安慰自己,可严格来说那也不能代表什么。可今日殿试大比之日,天子御批的试题,竟和自己当日所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