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居住之时,虽然没有拜师。但与府中西席杨宣却是半师的关系,因此后期的风格又受到了杨宣的耸响。
沈修年轻气盛,常有获俗之举;反之杨宣则是久历官场,看惯风云的人物。“么此,林南诗句的上阕便隐隐然有沈修的影子一“秋风无语月色高,弹剑轻吟问九霄;千秋壮士今何在,黄土青山忆古遥。”而下阕则带着杨宣的影寺,但最后一句,却是林南自己的心里话一“连绵岁月磋踪老,江河悠悠慢波涛;屈指漫言风与物,却待老酒看今朝。”
换言之,这首诗是三个人的思想交合而成,除了林南自己,此刻寿康宫大殿上谁也不知道这番内情,所以看不透也实属必然,,
议论了半天。启元帝看看差不多了,笑着看了看大学士李东路。“丰之以为如何?”
听到皇上发问。李东路笑吟吟地清咳了一声,站起身说道:“回皇上,此诗颇有豪气。但于豪气之中隐含沧桑之感,评估论今,有大家之风。臣以为”,乃是不耳多得的佳作。”
“哦?”启元帝一笑,转头看看范宣,范宣连忙站起身来说道:“皇上,老臣赞同李大人所说。但老臣有些疑惑,呵呵,其实非但老臣,便是在座的诸位,怕也有些惊讶吧?若是不看林公子本人,只看其诗,谁会猜到这样的诗句会集自如此一位少年之手?”范宣此言一出,顿时赢得很多人随声附和。
启元帝哈哈一笑。一挥袖子说道:“哈哈,天下万民,有老如顽童者,也有少年老成者,这一点倒不足为奇。再说。这诗最后一句“屈指漫言风与物。却待老酒看今朝”虽稍显老道,这份豪气却不是老态之人所能发出来的!”启元帝说完,紧接着转过头对林南笑道:“今日诗会,能得几位学士之赞,你也算是福分不浅,便如露角之荷,名声彰显只怕是旬日间事了,还不过来谢过几位大学士?”林南连忙过来谢过。
启元帝吩咐下去道:“来人,二等侍卫林南诗词出众,特赐登州古砚一方,石竹狼毫十支,松纹墨一盒,刺州云锦三匹,以示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