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青云记 > 第三卷 碧瓦红墙 第五十一章 露角之荷

第三卷 碧瓦红墙 第五十一章 露角之荷(2 / 5)

光飞逝。年华易老,引人生无奈之叹。最后两句却忽然又是一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直抒胸膜,酣畅淋漓,先前被抑制住的豪气厚积薄发。便显得气势非凡!

另一方面。与先前几位皇子相比,林南的诗文选取的角度也不同。太子明仁得诗句可比站在庙堂之上俯瞰,二皇子明义的诗句可比站在大漠荒原北望。三皇子明礼的诗句宛如在游园寻美。四皇子明智的诗句好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止。”十六皇子明德的诗句像在边关卫戍,而林南的诗句,通观上下两阏,更像是站在时间长河之畔,细数一粒粒尘沙……

诗词之美。不但在字,在句,在上下转承,更在意境之美。

但此时寿康宫大殿上,一些人争论的却不是什么意境不意境的。

林南这首诗是住作不假,但若是细细地揣摩全诗的氛围和格调,却怎么看怎么和眼前这位少年不太相符黄土青山忆古遥连绵岁月联踪老江河悠悠慢波涛屈指漫言风与物”,若是认真点论起来,这首诗完全不像一今年轻人作的,反到像一个久历世事的老家伙作的。林南才多大?十五岁而已,怎么诗作却显得如此沧桑?

启元帝细细琢磨,也是心中纳闷。对于林南,启元帝比在场大多数人都了解的要深一些,因为有些事情别人不知道,可启元帝知道。“莫非走过往的事情对他的影响如此之深么?不对,这不大可能啊”启元帝摇摇头,可依然有些迷糊。

另一边。几位大学士也在互相探讨这个问题。先前有人提出,林南这首诗是不是有人代作,提前打好的腹稿,大学士范宣和杨自和也有些赞同,因为这种事情确实是有的,但李东路却摇了摇头,认为不大可能。但到底具体原因是什么,却谁也说不上来

林南站在人群边上,看着周围人们议论得热烈。一时有些发懵。

事实上。林南根本没有想过什么氛围、风格。这首诗也纯粹是临时写出来的。早在居住在昌宁府的时候开始,林南便师从沈修学文,因此当时的文风大部分与沈修类似。而后期离开沈修。

最新小说: 替嫁太子妃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东宫娇妾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