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后的格局,大洋帝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已经庞大到无法忽视,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与英法等世界列强比肩而立,共存共治。
如今沙俄帝国已经垮塌,奥斯曼帝国垮塌在即,奥匈帝国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德意志帝国在战后肯定不复存在,必将受到协约国集团的联手打压。
在这些挑战旧国际秩序的刺头一个一个被摆平之后,也许……英法意美荷比等国的目标就要对准大洋帝国。
这时候,在东部欧洲出现一個庞大的红色帝国,持续给欧洲带来沉重压力,将会是维持大洋帝国与西方世界亲密友好合作的必要条件,不可或缺的前提。
大洋帝国需要这样一个挡在前面的盾牌,而且必须足够大,足够强才行。
俄国正是这样一个最好的选择,从帝国长远利益来看,不应当破坏原有历史轨迹,而应当顺势而为。
一个体型庞大的红色帝国伫立在东欧,骨子里面充满了侵略性,对黑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拥有重大影响力,能够引起欧洲各国足够的警惕和防范意识。
李福寿清醒的认识到,大洋帝国的成长还需要时间。
若再有20年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帝国将成长到无可遏制的世界霸主级别,英法等世界列强只能选择合作,别无他途。
李福寿确实对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不感兴趣,也无意在远东扩张,但是他看中了俄罗斯的另外一块地方,那就是克里米亚半岛。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
历史按照李福寿所知晓的轨迹运行,俄国的新政权将给欧洲带来巨大压力,在战后利益分脏中,大洋帝国的领土诉求能够获得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支持,但不一定包括英国。
这是因为大洋帝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军事存在,将会极大的分担欧洲的压力。
而作为主导全球局势的霸主,伦敦天然对能够威胁其全球霸主宝座的国家,怀有浓重的猜忌心理,更不愿意看到大洋帝国将势力伸到欧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