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便都在观望。观望唐宋这第一把火到底能不能烧起来,观望到底有没有人主动去交代问题,然后再决定自己的行止。这就跟吃螃蟹一样啊,第一个总是那么难得的。毕竟,主动交代问题就代表自己犯了错误,那可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观望了半晌,还以为唐宋这第一炮打不响的时候,那几个被唐宋点醒的家伙便过来了,然后,整个东枝山都骚动起来。
听着不绝于耳的议论,听着不少人下的决定,坐镇司令部的唐宋终于站起身来。
火终于烧起来了,那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便在第一波自首者走进司令部的时候,东枝城里也有不少人围在了司令部的公告墙前——要是放在往日,可没人敢在这地方围观。不过今天不一样,因为有士兵站在旁边拉客,见到一个人就拉一个人过去,便是他们不想看那新鲜出炉的告示都不行。然后,这一看,就舍不得走了,就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就开始鼓起掌来。如此,人渐渐多了,就形成了围观。
与此同时,整个东枝城也开始骚动起来,这要感谢那些将廉政公署条例当传单发的士兵。
东枝城里无论是谁第一眼看到这东西,绝对会选择不相信。但当传单越来越多,当士兵们宣传讲解的话语越传越广,当司令部门前的告示知晓的人越来越多时,人们终于选择了相信。
当然,相信归相信,真要走出举报者的第一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朝令夕改在掸邦来说太寻常了,谁知道是不是哪个高官拿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寻开心的?而举报,可是会造成后果的,万一举报不成被反坐怎么办?就算举报成了,能不能达到效果能不能挽回损失?最关键的是,万一遭遇打击报复怎么办?老百姓们最害怕的就是这个了。他们很是怀疑打击报复的死刑条例到底管不管用,要知道,无论哪个社会,官官相护,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会有人为了他们平头百姓去得罪高官吗?去杀高官?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当整个东枝城开始轰动起来的时候,整个司令部门口都围满了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