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的。否则,这儿一般的平头百姓,可真不敢找军政府的麻烦,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因此,唐宋要耶波一定要将政策讲通了,而且保密措施也要做好——其实,某种程度上,倒是不怎么需要保密,而且,就算想要对举报人的一切情况进行保密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作为强势的为官者总是能通过种种手法知晓一切,更何况,有些问题还需要举报者跟被举报者当面对质。所以,条例上直接规定了一条——凡是打击报复举报者,无论轻重,一律死刑。
这一条死刑就是唐宋所修改的,反正缅甸的死刑不少,也不在乎多这一条。更何况,他是吸取了国内很多教训才如此修改的——北边不知道多少举报者含冤不雪,被被举报者折腾的死去活来的。所以,唐宋直接弄了一条高压线,看谁敢越过去。作为律法嘛,尤其是乱世中的律法,总是要有点威慑力的。所以,这条死刑也应该正当其时,相信有这一条可以减少很多举报者的顾虑。
当然了,律法最重要的是执行,而非制定,要不然,某个国家也不会有那么多违宪的法律条文大行其道了。所以,这个执行问题,唐宋也跟耶波强调了又强调。此来掸邦的第一把火,唐宋不允许任何人出错。
当条例颁布下去半小时后,当廉政公署的牌子在山上司令部挂起来后,唐宋便听到有不少人在商议这东西,更听到有两个刚刚投诚的中层军官在商量——他们到底该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赶紧老老实实到廉政公署将问题交代清楚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被害者摆平,否则等人家上门举报再挖出来那就不好看了——唐宋见他们似乎颇有悔意,便传音训斥了一顿。
见唐宋连他们那么小的商议都听清楚了,几个人吓了一跳之余,便只好来一趟将问题说清楚了。谁让他们言语之间已经透露出了自己的问题,想瞒都瞒不过去。更何况现在唐宋话语中还透露着爱护,真要等以后事主找上门,可就未必有现在好说话了。
当廉政公署的牌子一挂起来,整个东枝山上从上到下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