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代。
“只是。。。诸子百家之书,何止千万,最近,纵横家,墨家,兵家,甚至于农家都嚷嚷着要搀和进来。。。。。”说到这里,黄生老先生的眉头微微有了些不快,在他的心中,其他诸子学说,统统是浮云,如何抵的黄帝老子的清静无为?
那些百家诸子,也顶多算的上一个辅助罢了,打主力的,当然还得是黄老。
可是,近年来,儒家在民间渐渐崛起,并朝官场渗透,法家靠着天子的信任,掌握着行政资源,这两派,目前大有要和黄老一决雌雄的味道。
其他的诸子,倒没有什么关系,纵横家的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策书,农家,墨家影响力不大,书也不多,兵家则有着天子的压力,天子不希望,孙子孙膑之书太过泛滥。
“这有何关系!”刘荣笑着说:“把书馆盖上三层,一楼自然是黄老之书,二楼商鞅韩非,三楼周公孔孟。。。如此一来,岂不是既堵了旁人的嘴,又显示了黄老之书的尊贵?”
“至于孙武之书,寡人以为。。。民间还是不必传播开来了,以免使奸妄得知,害我大汉根基,其余诸子之书,倒是少了些,无关大局!”在目前的环境下,兵家的书,是高级武将和贵族才有权利和资格读上一读的,而且数量还非常少,不管是天子还是文武百官,对兵家的书,流落到民间,都非常敏感。刘荣犯不着在这个事情上找麻烦。
“太子的想法不错。。。”窦太后一听这个办法,就笑了起来,在她眼里,再没有什么事情,比自己的信仰踩到其他诸子头上更值得高兴了。“哀家觉得,就这样办挺好,回头,哀家便去和天子说说,赶紧的把事情确定下来。。。”
。。。。。。。。。
啊。。。午睡睡过头了。。。。
馆陶长公主确实是一个危险的战友。。她干的事情,不比栗姬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