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呀。。。”窦太后忽然道“你跟着王孙那小子学儒,可曾学到了什么治国之法?”
“回皇祖母,太傅的学问很好,只是孙儿愚钝,尚未能领会圣人之说。。。”刘荣很小心的选择着用词。
“哀家看。。那周公虽圣,但到底不如黄帝老子。。。”
“皇祖母说的孙儿自是赞同。。。但学问多些,总归不是坏事。”
“这学问当然是越多越好。。。。”窦太后站起身来说“这样吧,太子,以后你就跟着黄先生,多读一些黄老清静之学。”
窦太后对黄老派,那自然是无比虔诚的,而作为长辈,她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后辈也与她一样信奉着黄老之学,讲究清静无为。
“诺!”刘荣连忙答应,并转身对黄生拜了一拜,恭敬的请了弟子礼道:“老师在上,受弟子一拜!”
黄老先生,自然是乐的收下像刘荣这样态度诚恳,认真好学的弟子的。但他不敢受刘荣的拜礼,避到一边道:“殿下敏而好学,天资聪慧,这圣人之说,定可在殿下手中发扬光大!”
他这样说,等于就是同意了收刘荣做弟子。
窦太后大喜道:“如此大善!”
她转头对刘荣说:“太子呀,改天找个良辰吉日,你便射下大雁,亲自到黄老先生府上正式拜师吧!”
“孙儿谨遵懿旨!”刘荣的心里早就乐开怀了,这黄老先生是谁?窦太后身边最宠信的学者啊,他拜到黄老先生门下,岂不就是窦太后间接的表明了态度?
。。。。。。
辞别窦太后后,刘荣便直奔自己生母栗姬所居的常宁殿,是到时候,告戒一下栗姬和自己那群舅舅了。
否则,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更会牵连到刘荣自己身上。
自那次与天子争吵后,栗姬这里已经冷清了许多,往来的宦官和侍女是宫廷中最能反应一个妃子,是否受宠的信号。
记忆中,常宁殿曾经热闹非凡,无数的宦官穿梭于此,争相在这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