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超过180亿的项目,对于中南省的推动力有多大,可是在没有成功之前,连带着中央的配套只有70亿,其中大部分还要落在交通和克拉运河本身的前提下,谁敢一下子在石化项目上面砸下180亿。
冒险归冒险,后遗症也有后遗症,可是最终王荣民赌赢了,在他的努力之下,还有种种的机缘巧合,就真的成功了的,之前的计划,带来的是游资和一些热钱,银行的资金,才算是定海神针,作为省长,从他的渠道之中,影响的最多只是个人的资金,还有一些家族和投机者的资金,当大量银行团最终注入的时候的,整个中南省的发展再也没有任何的阻挡,投资100亿,每年30%-50%的资本增长和投资400亿20%的资本增长,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中南省这个盘子,一下子在1916年被做大了。
王荣民的手中,有一个表格,其中纪录的最多的就是大型企业和银行,大型企业中南省几乎没有,唯一可以称之为大型的,就只有铁路项目,中南铁路局是中南省盈利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型国企,那是挂在中央铁道部的下面,至于银行中南省在1916年之前,整个省只有31家银行,分属于4家大型商业银行,他们基本上只是在曼谷设立了分行,然后再金边,万象,河内这些大城市设立了一些代办点,用于吸纳资金和发放贷款,只是一个最基本项目。
从克拉运河的消息提出来之后,4大商业银行在中南省开始扩张,基本上地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分理处,只是这一项,就给中南省增加了600多家银行网点,密集程度不但追上了整个中国一流的省份,甚至微微有所超出,毕竟中南省是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总人口超过了8000万的庞大省份,各种的地市众多。
如果只是4大商行,他们虽然每一个都庞大到了极点,可是涉足的省份众多,哪怕中央倾斜,也不可能把大部分的可用资金,都投入到中南省,有少许的倾斜已经不错了,事实上,四大商行都批准了50亿的额度,加起来是200亿左右。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