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的生产出肥皂,几天之后,在约克和几名技师的共同努力下,被命名为包洁的肥皂模具,终于完成了制作,把肥皂放入到模具之中,直接锻压成型,一块块的肥皂下线了。
消息传出,包头一片哗然,这些洋人的到来,还有这个包洁肥皂厂,大家都知道,进口的机械,花费不菲,甚至这些工人都是为了这个而来的,这都不算什么,可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这么容易就投产了,这才多长时间。
李明生听说了这边发生的事情之后,过来考察了一下,每一个步骤都问的很细,作为一个资深的师傅,又做了几个月的管理者,现在的水泥厂,基本上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两种经历结合在一起,给了李明生不同的感悟,略微的想了一下,就看出来这样做的好处,很显然的,科学的管理,可以避免随意性和人为错误造成的影响,把这些降低到最低,这也是良品率和产量的重要保证的,也是包洁工厂能够迅速的形成产能,切提高产能的根本。
李明生觉得,应该可以跟包洁结合一下,设定出的水泥厂的工业标准,杨元钊考虑了一下,把约克给派了出去。约克的工作很杂,不但是汽车爱好者,也曾经在水泥厂工作过,当年在水泥厂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技师,还没有成为工程师,从事的是基础的外围工作,一定程度上面,对于水泥厂的规章制度也算了解,李明生跟约克一起,对水泥厂的规章制度重新的开始制定,两个人都是对于工业非常了解人,几乎没有耗费多少的功夫,就完成了对水泥厂的基本调整的工作。
几个简单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在李明生的大力推动之下,严格的执行了起来,最终,在经过了短暂的波折之后,就迸发出了极高效果,良品率在一周之内,提升了12%,产量也随之增加,差不多增加了15%,从每天稳定的7200桶,一举增加到了9100桶,几乎达到了水泥厂所能够生产的极限,平均每一个煅烧炉的产量超过3000,这是一个几乎灭有多少失败产量。仅此一项,整个水泥生产的成本,最少降低了两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