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记对文章很满意,问秦胜利:“这个秦明是干什么的?小子的文才不错。在咱们县广播电视台做新闻报道的记者中,很少有人能写成这样有分量的报道,对助推改革、个人创业有影响力。”
“是我们村小学的一位民办教师。”秦胜利接着向刘书记介绍了秦明的情况。“他有才有德没机遇。少时丧父,生活艰难,好不容易上到高中毕业。恢复高考时,他和秦虎都做了认真的准备。由于爱他的那个女孩子被父逼嫁夜晚进门,也为了照顾他娘,不得不放弃了高考。就这样,在村小学里兢兢业业地干着教育工作。他的教学成绩在全镇是首屈一指的,期中、期末考试,所带年级的学生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很少有低于前三名的。县、镇的教育大检查,领导对他的课堂教学都很满意,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这孩子在帮助秦忠良改变大秦庄落后面貌的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秦忠良献计献策,提出了不少好建议。在秦虎的机械厂开业时,蒙骗黄元等人的,就是他出的馊主意。虽有戏弄之过,但还是愿你派去的黄元书记能理解他想保护秦虎创业的好意。不是你我及时到场,秦虎能生产出那样的产品,谁也不会相信。民营经济是国营经济的必要补充,应该让它发展。只要能促使经济发展,政策上就应该这样放宽一点。”
从秦胜利的介绍中,刘书记对秦明有所了解,说:“改革就应该有所创新。搞不活经济,经济上不去,老是戴贫困县的帽子,压人哪!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多呀!让秦明到广播电视台来做记者,写文章,把全县的改革搞活,不能再这样万马齐喑了。黄元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不会拿他怎么样的。”
虽说不是科举考试中状元,秦明的文章在县广播电视台播音后,在本村、本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称赞他文章写得好的,有认为他溜须拍马为秦虎做宣传想从中得到好处的,有认为他写得实实在在,理就是这么个理。秦明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听着众人的议论,等着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能不能继续留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