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和黄酒,而且也不准超过伙食标准。这个标准是:物价高的地方纹银三钱,物价低的地方两钱,连蜡烛、柴火等开支也在上述数目之内,单这个还勉强能忍受,那么第二道规矩就是断人财路了,按照眼下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不过意思意思,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况大人一意思也没有。他公开贴也告示,“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彼酬此答,殊是虚繁,却之不为已甚”。然后当真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你况大人要做清官,咱们不反对,也不想去学,可你不爱财,我们爱财的啊,你不想要的东西,我们要啊,谁让咱们的洪武爷给的俸禄就那么呢,不贪养不活一家人啊,你来这么一下,这不是杀人父母么?所以这两日杨大人巡抚衙门里,除了躲灾情的官员,也有不少抱怨的官儿,虽不敢明着况大人的不是,可话里话外或多或少有些暗示,那意思很明显,况大人这么做是不行的,这是想与全苏州的官员做对啊,杨大人你身为巡抚,总不能坐视不管吧,对此杨大人除了苦笑,还真不能什么,总不能对况大人,你做清廉的官员没人反对,可不能逼着全天下的官员都跟着你当清廉的官儿罢,这话儿不要他不出口,他相信任何一个有廉耻心的官儿都不出口,都是报读圣贤书的,都是科举的,都是人生父母养的,都是大明的官员,为何人家能做到明如镜,清如水,自己却做不到,难道你天生比别人高贵,你天生就得贪么?还是你做官就是为了贪财的,这一句一句那一句都如鞭子一样抽打自己,杨大人只要不是有自虐倾向,断然不会去找罪受,所以这事儿,被人抱怨了两日,杨大人也没做出解答,其他官员怨言归怨言,但也只敢放在心里,谁让人家靠山硬,品格高尚呢,算上这苏州的百姓给出的良好口碑,还真不敢什么,弹劾吧,人家问你一句,为何人家做得到,你就做不到,大家都是官儿,那时该如何,总不能人家立志做清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