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少不了替他着急,恨不得冲进去帮他做了决定。
眼看着就要到吃饭的时辰,再不作出决定,九日的粮食底线一过,明日苏州百姓可就要吃糠咽菜了,杨大人这才深深抬起了头来,重重吐了口气,刚准备下达某种指令,却见一个衙役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看杨大人低头沉思,似是在想什么紧要的事情,欲言又止,焦急的不行。
要先前,杨大人的确是在思索,可这会儿已是装大尾巴狼了,所以一眼看出了那衙役的焦急,头也不抬的道:“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那衙役心的走前了一步道:“回大人的话,是有个极要紧的事情?”
杨峥心:“既是极要紧的事情,那还不快,磨磨蹭蹭的这是要紧的样子么?”
那衙役似察觉杨大人的不悦,解释道:“卑职,卑职一时不知该怎么给大人?”
杨峥有些不悦,冷声道:“该怎么,便怎么?”
那衙役嗯了声,随即又叹了声道:“大人,这事儿你莫要着急上火?”
杨峥着实受不了这衙役慢性子,猛的瞪了对方一眼,道:“到底是什么事,快些,本官可没什么功夫陪你磨叽?“
那衙役一看杨大人怒火中烧,倒也不敢再耽搁,道:“是况大人的事?”
“况大人,况大人有什么事?“杨峥有些好奇的皱着眉头问。
自从水灾发生后,杨峥鉴于苏州治安混乱,怕有人趁机制造什么乱子,干脆让况钟做了这苏州治安队队长了。
要对这个苦差事,况大人倒是欣然领命,从这大队长上任的第一天,就着实下了狠手,即便是杨大人也觉得这手段未免过了些。
如针对苏州天灾**频繁,不少富户大户不知体恤民情,大肆铺张浪费,严重不符合苏州民情,经过几昼夜的思索,愣是颁布了《知府条约》总共三十六条,规定知府出巡各地,府、州、县官一律不准出城迎接,也不准设宴招待。考虑到朝廷大员或许仍须稍存体面,他准许工作餐可以有鸡、鱼、猪肉各一样,但不得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