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而是靠山不够大,一个金家都大不过,更何况是整个苏州城的王侯公孙呢,所以苏州在他们手中是年年治理,年年治不好,久而久之重要落了一个难以治理的恶名,可看今日人家的手段,大树底下好乘凉,什么人金家,什么王侯公孙,该退的良田一分不少,其手笔,其态度,其决心不是昔日的知府衙门可比,而从另一方面看,勒令整个苏州富户退田,这是多大的手笔,一个巡抚在没有朝廷任何指示的情况下,断然不敢采取如此激进的法子,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内阁的三位杨大人是脱不开干洗,至少在面子上是支持巡抚大人这么做的,通过多种渠道,得知了这样一个惊天的消息,昨日还骂骂咧咧,叫嚷着要给杨大人好看的富户,今日一早,骂声出奇的就此止住了,可看着一笔一笔的良田就此退了出去,这让不少大户富户心如刀割,思来想去还得去求金老爷子,谁让他做过工部尚书,门生故吏不少,老师被人逼得如此凄惨,作为学生的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本着这个心思,这几日陆陆续续的富户大户都进了金家府邸规劝金老爷子出面阻止这等疯狂的举措,当然了金老爷子一味的能推则推,语气模样比富户大户还要凄惨,二十万的数字,早已成了金老爷子的口头禅,如此一来,众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他们也退田,可与金家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人家都凄惨成这样了,还能坐着不动,那说明是真的没法子了,死了心的富户,大户本着胳膊拧不过大腿,该退的田产,只能将眼泪忍入肚中,一脸不情愿的退了出去。
短短数日,苏州知府能掌握的良田,竟多了三十万亩,巨大的数字,让况钟头一次看到了赋税,他相信只要坚持几日,这个数字一定能达到五十万,六十万,因为比起富户大户,那些王侯公孙的良田更是庞大,若朝廷能重新掌握这些良田,苏州的赋税必能给出让人满意的数字,况且良田一旦回到百姓之手,灾情也相对的来说变得轻缓了许多,这对稳定眼下的苏州城,可算是最妥善的法子。
当然了,事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