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逍遥江山 > 1941章:眼光放远 万事皆悲

1941章:眼光放远 万事皆悲(2 / 4)

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和”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的歌谣,农民产去税存和田居富室、粮坐下户的情况多所发生,悲惨如此,尚未有大的动乱,不得不说苏州的商贾功不可没,他们仗着过人眼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辞辛苦的经营者各种物品,盐、粮食、木材、茶叶、陶瓷、纺织品、书籍、文房四宝、开设典当铺、旅馆、仓库,哪一样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苏州百姓赋税重,使得他们不得不卖了赖以为生的良田,以求庇护,可事实上他们敢这么多,除了赋税的沉重不得已而为之,另外也不是没有多一种选择的余地,若不然以苏州这种情况,百姓还能不乱,只怕是个奇迹了?”

况钟虽不想承认,但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却有这种可能,苏州这几年商业的确发展很快,其中的好处让不少富户、大户、官宦人家眼热不已,不少在官的大户人家弃官从商的不是没有,最为显著的如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市镇构成密集的市镇网络,在商业上可以相互支持,往年并不显著的吴江县,发展在今时今日,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人数众多的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城内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外的客商往来不绝,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不少百姓在农忙结束后,在需要人手的店铺里做个帮闲赚些零头,有的眼看这个来钱快,干脆将自家田地卖给了大户,收取自己该有的银两后,一头扎进了需要人手的商铺,做了长工,按年按月拿起银两,过日子,可以说在土地兼并严重的苏州城,能到今时今日没有发生动乱,商业的兴起功不可没?但让他就此放弃改革,那是万万不可的,商人发展再好,也不过末流,本朝自洪武爷立国之初就已定下了以农为本,农业才是国家根本,商业发展再好,与国事也只是

最新小说: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替嫁太子妃 南城亡事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城南政北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东宫娇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