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源于江浙。永乐后期,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江南地区的制瓷业也异常发达;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每年可生产100万亿件瓷器。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制瓷使用旋坯车,不但提高生产效率,还使旋出的瓷坯更为精细和规格化。施釉方式以吹釉法代替刷釉法,使施釉更加均匀光泽。并且发展出彩色瓷器。使得其瓷器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仅景德镇一处,就有上万家制瓷工匠和作坊,拥有制瓷的高超技术,有设备完善的官窑,也有生产大量民用瓷器的民窑。当时已遍布福建、江西、浙江、河南、四川等省的,“纸厂槽户不下三十余槽,各槽帮工不下一二千人”,纸张品种有“竹纸”、“火纸”、“糙纸”、“柬纸”、“吉纸”、“皮纸”、“棉纸”。印刷作坊,规模相当大,印刷的创新是铜、铅活字印刷,彩色套印和拱花等工艺。东南沿海的城池,莫不是以苏州为首,不仅如此,在商业繁荣的刺激下,苏州的文化也蓬勃发展,苏州不仅是绘画中的木版年画、戏曲中的南戏、文学中的小说大受人们的欢迎,乃至说书人、园林建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也得以迅速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造就了大量商贾的出现,各种需求不断加大,从而诞生了不少书画艺术的商品化。就连裱画业,刻帖业,笔墨纸砚的制作也应运而生。经济的发达,还使苏州出现许多书画收藏家、鉴定家和被书画家称之为收藏家和书画家中介的“好事家”。在这种氛围中,文人书画家的艺术品有了广泛的市场,使得一些以书画寄托情怀的业余书画家几乎成为了职业书画家,大大促进了文人书画的蓬勃发展。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很快可以成为商品并转变为金钱,因此专门以营利为目的的伪造的书画作品也泛滥起来。这样文化氛围的催生下,使得苏州民间贸易活动定期进行。州县一级的集事,每月有五六个;乡镇每月有二三个;府城则每日一集;有的地方有药王庙会;淮河以北秦晋以东,各方商贾运送物品,入城为市。这样一个从任何一个商业条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