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纱缎“转贸四方”,景德镇的瓷器在全国东西南北“无所不至”。工商业城市的繁荣 这时全国性的工商业城市,首推北京与南京,人口皆在百万以上。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松江是棉织业的中心,苏、杭二州是丝织业的中心,芜湖是染业的中心,铅山(今属江西)是造纸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此外,浙江的湖州、山西的潞安和西北的兰州等地,都是纺织业的中心。山西的平阳、河北的遵化、广东的佛山,都是冶铁业的中心。至于商业大城市更是多到三十余,散布在长江两岸、运河两岸、东南沿海及其他地区。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
虽说因经济实力,全国各大城池因位置,人口、文化,朝廷的扶持力度原因,使得南北不平衡的,可与江南是朝廷赋税重地,自宣德登基一来,朝廷是豁出去的支持,压根就不存在不均衡,事实上从这几年各地官员上奏的奏折也可以看出来,随着经济的缓和,朝廷各项政令的统一,赋税、已经运河上的改造,官员的运用得体,江南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面貌,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本也非常活跃,在全国出现了更多的商人,他们在各地设立会馆,组织各种商帮。其中最多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再次是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陕商。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商人,但也有拥资数万、数十万至百万的大商人,这些商人贩卖各种农产品及手工业产品,足迹遍布江南各地,不用去实地考察,就是看这些奏折文章,三人都能想象出江南之地的富庶繁荣,可这样的富庶之地,若说应付不了一场雪灾,谁能相信呢。
三人正看着,就见金英走了进来,对三人行了礼,便将怀里的那份八百里加急放在了桌上。
三人等了大半个早上,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这会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那份信封,刚看了一眼,杨士奇脸色大变,随即叹了声。
杨荣看他模样,凑过去小心的问:“怎么?很严重么?”
杨溥则一脸忧色的站起来,看了两人一眼,等待杨士奇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