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起持久战,所以若不趁势压制他们一头,这样的日子将会没完没了过的下去,被人追着骂的日子,他一天都过不下去。
蓝妮小轿中,杨峥正低头看流传的骂他的文章,这是最近市面上流行最广的文章,据说出自朝廷某位言官之手,一时被人交口称赞,毕竟是骂自己的文章,不免有些好奇,让人购买了一份,趁着这会儿功夫看一看,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么的坏。
文章的叫《劾吏部侍郎杨峥疏》,光看题目,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看下去饶是他还算镇定,也惊得一声冷汗了。文章写道:“窃照吏部左侍郎杨峥,本以时运得承简命,历升清要,位贰冬卿,朝廷之优礼也,可谓至矣。为杨峥者,臣不知宜何如以报朝廷也。夫何频年以来大肆身谋、蔑视国法。臣不暇一一悉数其罪,谨择其一二尤者以渎天听。夫爵赏者朝廷之典也,臣下恶得而私之,然世蕃则视犹己物,广致赂遗。每一开选,则某官银若干,某官银若干。至于升迁也亦然,某缺银若干,某缺银若干。群众相竞,则价值转增。盖未有不遂其所需而可以自然得者。试单一以例其余,往年史部稽勋司缺主事,凡资格相应者悉就而谋之,如群儿争啖一饼然。于是杨氏之门纷然如市。家人为之递送,竞升吏部主事。人以所贿之数,有符昔之富民沈万三者,乃以沈官儿呼之。士论嚣然,丑声日甚。本官寻以抱愧抑郁,遂告病去。夫京官之升转,未必尽此辈也,然此辈不终无也……?“看到最后,杨峥更是满头大汗,爷爷的这那里是骂人啊,这分明是要老子性命了,这帮狗娘养的言官还真是狠毒啊!”叹了一口气,再看了看文章,脑海里清晰了几分,他礼尚往来不假,可似这样大摇大摆的根本不曾有过,再看文章最后,什么沿路取索,郡邑为空,恣意鞭箠,民生涂炭,此其为心何如也?夫今天下水旱频仍,倭虏未服,民穷财乏,难以措置者,正由杨峥贪yin过甚,为官者势必剥民脂膏,空人皮骨,以奉彼之欲,以偿己之费而后已。夫是则民奚以不贫?民贫则国奚以得富?根本是无稽之谈,这一点不要说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