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以至一些欧洲国家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尤其是造船业的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包括罗盘针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航海知识的提高),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以及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的发达,这些技术可不是想要就能要的,作为附属国,就有这个好处,大明以国内手工业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使各国为中国的精美、完好的手工业品所吸引,从而愿意来中国称臣纳贡,进行贸易活动。中国出口的丝织品和瓷器等,早就在亚非各国享有盛誉。亚非的很多国家早就想同中国发展贸易关系。
只是由于朱元璋“海进政策”,才限制了这种贸易的发展。朱棣取消“海进政策”派遣郑和出使,表明中国恢复了同海外各国的正常贸易。海外各国同时也认为,跟中国纳贡称臣,进行贸易,建立友好关系,是有利可图的事。
安南不过是个小国,如今自己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说到底除了大明用人不当之外,更多是来自大明迁都后,来自北方蒙古的威胁,这才给了他可乘之机,倘若大明当真要教训教训他,单靠他手中的十万大军,未必是明军的对手,所以他更倾向于求和,一来,可以避免战事,保存实力,二来,自己也可从中得到明朝的认同,三来,自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交州,得以顺利一统安南大半,四来,大明的那一套治国理念,先进的武器技术无不吸引了他,这些好处,可以说求和大于战。当然了,这个要大看大明的态度,毕竟大明统治安南足足有二十年,未必肯轻易放弃安南,倘若明军执意不和,依着他如今的声望,手中的兵马,倒也不惧一战,这也是他能耐着性子,等待大明的回复的原因之一了。
思索了一阵,他微微抬起头来,炯炯有神的目光,左右扫了一眼,道:“移师升龙,你们怎么看?“
房舍一左一右还端着两个人,左侧的那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好几的模样,但实际年纪看起来还要年轻一些,生得白白净净的,除了双眼里的神采不如黎利外,外貌与黎利有惊人的相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