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逍遥江山 > 1119章:化解危机

1119章:化解危机(2 / 5)

那些王爷,大官的护院、护卫并没有放回去,而是在张翼、金一笑二人的训练,熟练鸳鸯阵法,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中,过了两日,终于接到了锦衣卫送来的消息,朱瞻基的大军已经抵达了北京城。

消息一送回,两人立即松了一口气,肩头的胆子顿感轻了许多,第二日黄昏时分,朱瞻基的大军终于抵达奉天门。

消息传来,朱瞻埈亲自率领留守文武百官感到奉天门外迎接圣驾,大胜而归的朱瞻基满脸喜色,当即亲自祭告天地、宗庙,摆筵向社稷行谒谢礼,群臣也没少高呼英明,可当文武百官目光落在了朱高煦父子的身上,立即不乐意了,要说雪中送炭未必肯有人做,可痛打落水狗的勾当,大明文武百官还是极为乐意的,当朱瞻基嘱告了祖先后,正与询问此番京城危机之时,却听得太监来报,群臣在太和门外跪地不起,要皇帝御门听政。

朱瞻基不知何事,但毕竟是刚刚回朝,怕是这次京城危机出了什么大事,引起了群臣的不满,才来这么一出,不敢怠慢,立即摆驾太和门。

太和门前是一大片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

这里原是是明代皇帝的听政之处,届时门厅内设宝座,皇帝亲临听取大臣奏事,并作出有关决策,这种表示登基的皇帝勤于政务的重要方式叫”御门听政”,这种方式在朱元璋南京开国时即已制定。后迁都北京这种方式并没被朱棣采用,但当时前朝三大殿叫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但朱棣御新殿办理政务不到百日,前三殿便遭火灾烧毁。朱棣惟恐”违背天意”而不敢重修,只得将奉天门今太和门作为皇帝常朝和听政的重地,并作为祖宗规矩定了下来。

朱瞻基圣驾刚刚抵达太和门,就听得一片呼喊之声,心头有些不悦,可在这种庄严的地方也不好

最新小说: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替嫁太子妃 东宫娇妾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南城亡事 城南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