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前来钦安殿的官员,除了内阁几个阁臣外,其余官员一概都被挡在了门外,就是朱高炽的嫔妃,就在刚才已经被杨荣打发回去了,所以此时的钦安殿前并没有什么外人,杨荣也没什么顾虑,先行了一礼,将皇帝的病情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朱瞻基没想到几颗丹药竟能要人命,不免觉得不可思议,同时暗暗咬了咬牙道:“汉王明知父王身子不好,竟还进贡这种丹药,分明是意图不轨?“骂了几声,他又关切的道:“情况如此不好么?”
杨荣点了点头,刚才的孙太医虽说的含糊,但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他,岂能听不出孙太医给出的话儿,点了点头道:“陛下的身子已是汤药无用,只怕——?”
“父王——?”朱瞻基眼圈一红,呜咽了声,两颗晶莹的泪珠便滚落了下来。
杨荣、杨溥见状少不了一阵安慰,待朱瞻基情绪安定了许多,杨荣才道:“殿下眼下还不是悲伤的时候,见陛下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朱瞻基点了点头,眼下的确还不到悲伤的时候,他虽是太子,可眼下的局面,还不容乐观,汉王在这皇宫中做了那些手脚,还不得而知,一旦被汉王的人,看出了端倪,对自己,对南京的杨峥多有不便,虽心头悲伤,却也不敢表露出来,看了一眼宫门,想到往日与父王的种种亲情,眼圈还是忍不住红了起来。
又等了一会儿,听得殿门内一阵脚步声,跟着一个小太监走了出来,那太监目光先是在朱瞻基脸上扫了一眼,见这年轻人丰神俊朗,气势不凡,倒也没怎么在意,还以为是哪家皇亲国戚,对着众人行了一礼道:“杨大人,陛下吃了药汤醒过来了,请诸位大人进去!”
“皇上醒了?”杨荣大喜,与众人看了一眼,对着那太监道:“多谢公公了?”嘴里说着话儿,却没有动身子。
杨荣在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处理得当,使太子顺利地即位,朝局未发生丝毫的骚动。皇帝感念他贡献突出,被晋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