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第一次南攻时候,完颜宗翰率军攻打西北军事重镇太原,但并没成功。
完颜宗翰留下完颜银术可率一部继续围城后,自己率军南下。
此后,大宋朝廷组织了几次救援太原,但均告失败。
几十万禁军损失,大宋王朝的机动力量基本损失殆尽,让人唏嘘感叹。
靖康元年五月,北宋朝廷第二次派军解太原之围。名将种师中由河北井陉西进,另外两员大将,姚古和太原知府张孝纯的儿子张灏分别从长治和汾州北上,三军互为犄角,共解太原之围。
这次解围之战在许多人眼中是应该必胜的战事,但最终却惨遭失败,特别让虞允文耿耿于怀。
今日他也主要说这一次战役,为何会败的这么惨的原因。
“我朝自建立后,已经基本摒弃了唐朝时候的军政制度,这虽然将武将拥兵自重,甚至造反的可能降低了很多,但也导致了畸形的重文轻武现象!”说着虞允文也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感慨。
北宋时候,从宋哲宗时起,朝廷已将三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合班奏事,完全没有了唐朝时候三省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且在宋初时候,建立枢密院,主管大宋的军务,以文人执掌枢密院,以避免出现唐末时候藩镇割据,军阀林立,武将造反的情况出现。
凡军国大事必先由宰相和三省、枢密院的正副长官共同商议决定。参与议政的三省、枢密院正副长官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宋朝时候各部尚书几乎都成了虚职,实际执掌事务的都是各部侍郎。这些三省长官合称为执政官,执政官又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皇帝和宰执是北宋朝廷的统治核心和最高决策群。
看到王晨表情没什么变化,虞允文知道自己有点失态了,马上继续说道:“救援太原这样的大事,并不是由枢密院、三衙等军事机构来决策、指挥,而是由在京的全班宰执共议,提出方案,再由皇帝最后定夺。这些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