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条同盟国的海上生命线。
俾斯麦连派密使跑去安卡拉小对那个早已落魄了多年,只剩下了一把骨头架子的土耳其帝国进行说服教育,外加打气壮胆。在俾斯麦的眼里,土耳其帝国纵然就是再不济,好歹也是瘦死的络驻比马大嘛。只要土耳其能够坚决地站在以大英帝国为首的协约国一边,就算他们只是出工不出力,那对协约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也是帮助非
的确。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虽经多年的英勇奋战,但在地中海。却始终也未能与有意大利和奥地利相帮衬的法兰西海军分出个输赢胜负来,换句话说,苏伊士运河通向地中海的口子,一直就没有能够被封堵住过。如果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能够得到土耳其作为基地,近在咫尺的苏伊士运河,岂不是就成了咱协约国的囊中物。
饱受内部的分崩离析与外部列强一俄国人折腾和蹂躏的土耳其,在俾斯麦的一通扇乎之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头投进协约国的怀抱。在土耳其人看来,这是一条千载难逢的土耳其帝国的中兴之路。
是啊,想当年正是因为有了大英帝国的无私援助,以及大英帝国将士的浴血奋战,才能最终有了他们“战胜”那个强大的俄国佬的无上荣耀人往往就是这样,就连所谓的感恩,也都是有选择的。比如这咋土耳其。他们偏偏就忘记了在帮助他们抗拒俄国佬的入侵中牺牲远比英国人要更大的法兰西人。如今,若是再能得到大英帝国的青睐,那还有什么事情会办不成呢?
土耳其的加盟,着实令英国人和普鲁士人高兴了一番。伊丽莎白女王为此甚至亲自写信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俾斯麦,盛赞他是当今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治家,和最伟大的外交家。
不过,英国人和普鲁士人的欣喜也就仅仅只维持了几天的时间。就在土耳其正式对同盟国宣战之后没几天,一件相当令英国人和普鲁士人惊愕的事情,却紧跟着也发生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将他们由于土耳其入伙所萌生出来的那一切美好的憧憬,顷刻间就都化成了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