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大战,尤其是在欧洲、非洲这两个战场上的形势,是越来越有益于协约国的一方。
一八六八年三月,俾斯麦充分展现了其“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才能。在普鲁士的威胁和利诱下,波兰正式宣
而早在此前,俾斯麦不仅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切实保证俄国的所有利益为条件,还承诺一旦战争结束,即可说服协约国的各成员国。同意俄国将波兰全部纳入囊中,以及提供种种的贸易优惠为诱饵,又与俄国人之间搞了吓,心照不宣的秘密协定。
接着,携灭亡了丹灵,又赶跑了比利时国王的余威,大英帝国亲自出马。威逼荷兰同样进入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于协约国来讲,荷兰、波兰和俄国,这原本可是那个遥远的太平天国政府,在欧渊还能够随时操纵得起来。给他们不断添堵的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一被摆平,令他们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登上了欧洲大陆的大英帝国,一面以大军陈兵法比边境,威胁法兰西的本土,一面与普鲁士军队遥相呼应。有了大英帝**队这个依仗。普鲁士军也是声威再起。
五月。西线的英普联军,相继在法兰克福和布拉格会战中一举重创法兰西军队。再度逼近维也纳。
而在东线的普军主力,则不仅横扫斯洛伐克,还在随后进行的布达佩斯会战中,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法,不仅诱使保卫维也纳的奥地利军队来援并加以重创,还几乎全歼了受命同时来援的罗马尼亚军团。
六月,普军昂首挺胸进入了布达佩斯。
维也纳再次告急。
在巴黎如被火烤的同盟国带头大哥拿破仑三世,在一番气急败坏的暴跳和咆哮之后,不得不还要倾其所有,去拉他的奥地利小弟一把。
在欧陆抢得了先手的同时。大英帝国也没忘了拉上他的西班牙和葡岛牙兄弟,继续扩大他们在非洲的战果。大英帝国尤其更没忘了对地中海和印度洋的争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彻底掐断由印度洋经红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从而进入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