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将军向他们。也像我一样。永远地留在这里。”
说着。他地目光向着一个人站在不远处一直默默无语。脑后还拖着一根大辫子地英隆望去。“英大人。你愿意永远留在这里吗。如果愿意地话。那你就是第十一个了?”
“哦……哦……”好像正想着什么地英隆听到曹伟人地问话。抬起头来看看曹伟人。又看看周围地人。脸上不自然地笑了笑。他是在奕山之前就做过黑龙江将军地人。本来是在盛京退职赋闲。如今接受了奕忻地委派。跟在了曹伟人地军中。曹伟人地问话。他没有回答。也想不出怎么回答才更好。面前地这九座将军墓其实他早见过。也更清楚这九个所谓地将军。与他这个黑龙江地将军完全不能等同而语。那不过就是曾经在军中领过兵地几个普通军官。老百姓却习惯地一概统称为地将军而已。
不过。曹伟人地话。还是叫他另外产生了一种感慨。尽管由于耐不了一路地颠簸。他比曹伟人晚到了瑷珲两天。可两天前曹伟人与对面沙俄总督契拉科夫地面对面碰撞。他早已听在场地人转述过。如今再听到刚才曹伟人地那一番看似简单地说笑。其实却是一种真情地表露地时候。经历过新旧两重天地他。也就无法不加以感慨。
真是今非昔比!这个时候的英隆忽然回到了五年前,那是大清年号的咸丰二年,他清楚地记得那还是个时令最宜人的夏天。喜欢惹是生非的沙俄忽然至书,居然莫名其妙地向他这个黑龙江将军索要三名“逃犯”。
为了防止沙俄人继续无事生非,他立即就此事认认真真地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原来,这三名所谓的“逃犯”,不过就是在道光三十年曾因私自越境入侵,而被他治下的鄂伦春人予以击毙的三名沙俄披着所谓“考察”队员名义的奸细。照理说,面对如此事实的分明的事情,他这个身系大清重任的黑龙江将军,对沙俄由此而提出的种种无理要求,是应当予以反驳,或者干脆置之不理的。
可最后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不仅沙俄撸胳膊挽袖子叫喊着要是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