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由此通过的生命航线的安全。
问题是,边缘星的归属牵扯到了顶级文明,而且是雷凌族与织星族。
在西部大区,织星族有强大的影响力,这里的高级文明几乎都是织星族的盟友,而当时在北四区的文明里面,大部分是雷凌族的盟友。虽然把边缘星打造成前沿要塞,并且由坎顿族等文明共管对所有文明都有利,但是必然对雷凌族与织星族产生影响,而且结果不在两个顶级文明的控制之中。
受此影响,坎顿族没有交出边缘星,北四区的数十个文明随后就发动了战争。
虽然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如果按照全面战争的标准,说是一场冲突也没错,但是这场持续了不到十年的小规模战争,最终赢家不是坎顿族,也不是北四区的文明,而是雷凌族与织星族。
这就是,边缘星遭到毁灭性破坏,失去了成为前沿要塞的基础,而且由此经过的航线也被织星族与雷凌族接管。
按照停战条约,织星族接管了南面的航线,而雷凌族则接管了北面的航线。
虽然这种局面没有持续多久,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爆发前,织星族就把航线管理权移交给了坎顿族,雷凌族也把航线管理权移交给其他文明,而且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之后,因为北四区只剩下人类联邦,所以航线北端的管理权顺理成章的落到人类联邦手上,但是这种分段式管理,让这条航线彻底荒废。
其实,这也与人类联邦有关。
这就是,在接管北四区之后,人类联邦并不重视这条航线。很简单,这条航线的终点在殖民星系,离家园星系还有上千光年,而且跟经过绿星的航线相比,到中心大区的航程远了上万光年。在和平时期,这上万光年的航程意味着更高的运输成本,而在战争时期,意味着生死存亡。
再说了,西部大区的文明大多是织星族的盟友,而人类联邦与织星族的关系很一般。
此外,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之后,人类联邦投靠隐灵族,而且百废待兴,根本没有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