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其实,也是到这个时候,才有了“边缘星”这个名字,而在此之前只是一个代号,没有正式名称。
虽然对银河系联盟来说。在过去的五次格林尼治战争中,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算得上仅有的胜利,至少是有限取胜,即通过这次战争,银河系联盟成功迫使硅魅联盟后撤,在格林尼治陨石带获得了立足之地,而且正是在这次战争之后,格林尼治陨石带成为了双方的必争之地。但是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边缘星的命运,即在此之后,边缘星受到了包括人类联邦在内的众多文明重视。而且由此引发了数场战争,不过都是银河系联盟的文明为了自身利益爆发的内战。
边缘星从不受重视到备受瞩目,原因也很简单,位置太关键了。
这颗不起眼的行星,恰好在两个大区之间,紧挨着北部大区,而且恰好在前往北四区的最短航线上。虽然前往北四区的航线不止一条,但是要从西部大区前往北四区,而且走最短航线就得从边缘星附近经过。简单的说,谁控制了边缘星。谁就控制了从西部大区前往北四区的大门。
显然,问题来了。
在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之后,北四区的文明深感生命航线的重要性,都希望能够把生命航线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到了关键时刻受制于人,也就希望控制生命航线上的所有重要结点,至少是北四区附近的结点。问题是,边缘星是坎顿族的辖区,而坎顿族的母星在西部大区。虽然对坎顿族来说,边缘星属于可有可无的荒废星球。连进行殖民开发的价值都没有,但是在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后,坎顿族意识到扩大防区的重要性,从而打算把边缘星建造成外围要塞。
其实,北四区的文明与坎顿族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
以当时的情况,只要双方都肯妥协,这个矛盾就能化解,比如由北四区的文明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协助坎顿族将边缘星打造成为前沿要塞,而坎顿族则把边缘星设为所有文明共管,让北四区的文明能够在这里,至少在附近部署防御性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