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仇兼琼要入雅州视查防务,鲜于叔明要去剑南东川赴任,高汉和汪子华的去向得随着小金一家,所以暂时留居。
第二天一大早,四人在一起吃了一顿散伙饭,然后折柳惜别,各奔前程。
高汉很想跟章仇兼琼说说鲜于仲通的事,别让他掌兵权,他是个愿意意气用事的外行。特别是不要重用杨国忠、这时应该叫杨钊这个人。
人是很思想很复杂的动物,高汉不确定跟章仇说完后,这老哥会不会对杨钊上心,由此发现他跟杨玉环之间的关系,并提前让这个无赖上位。
所以高汉想了又想便放弃了,“算了,一切由他去吧。”
最后送的鲜于叔明,高汉对他的赠言则是善待边民。
“兵家常道上兵伐谋,以兵家之谋行非兵的手段,或可得不战而胜之效。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墨子云兼相爱,交相利。”
鲜于叔明深以为然,随后交给高汉一封信,这是一封荐书,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郭子仪等人的名字,显然是希望高汉有机会跟汉地兵家多连络。
“来到中唐不见郭国公那可是一件憾事,我还真期待呢。”望着鲜于叔明离去的背影,高汉喃喃而语。
高汉跟汪子华送完人回驿馆,却发现卓川正在门前来回转圈,见到二人不禁大喜。
“你们可回来了,我二弟昨晚通读了一夜,早上给了我这个纸条,让我交给高贤弟。”
高汉疑惑地接过来一看,“及克彼弱不足以克,欲从彼学不足以从。奈何?”
汪子华幸灾乐祸地笑了,“我说华子,人家猜中了你的心思,但嫌你实力不行、才学不行,不想跟你打也不跟你走啊。”
高汉没理他,转头问卓川,“卓兄可是把我昨晚的话跟他说了?”
“是啊,我怕你们起冲突,真出了事对谁都不好。”卓川脸上一红,何此说了这些,为了让卓不二引起重视,卓川把高汉和汪子华明面上的身份都跟他说了。
高汉暗叹了一口气。人家是亲兄弟,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