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所说的黑面,是指用春小麦磨的小麦面,因为面色发黑,庄户人家又不习惯叫什么春小麦面、冬小麦面,为了和冬小麦磨出来的白面相区别,连蔓儿家的人就将春小麦摸出的面,叫做黑面。
虽然冬小麦成了连守信的心头好,但是他也不会忽略别的作物的春耕准备。
一家人已经商量定了,今年要扩大鱼塘和荷塘的面积,还要增加养猪、鸡、鸭、鹅的数量。葡萄园暂时保持原来的规模。至于田地里,今年还要再种植一些春小麦,另外除了辽东府普遍种植的高粱、糜子、花生、地瓜等之外,她们家的田地主要种植玉米,还有大豆。
玉米和大豆都不挑地,病虫害少,容易侍弄。而玉米高产,大豆的用途广泛。多种这两种作物,收益大、风险小。
今年连蔓儿家不仅有三十里营子这几百亩的地、葡萄园、鱼塘、荷塘,还多了罗家村那个几百亩的庄子。虽然有下面的长工头、庄头张罗,连守信还是喜欢尽可能的亲力亲为。
五郎也暂时放下了书本,每天忙进忙出。
张氏和连枝儿也没闲着。她们不需要操心地里的事,可给连枝儿准备嫁妆就够她们忙活的了。
连蔓儿和小七相比之下,似乎就有闲多了。
连蔓儿只要负责家里的账目,而小七,只要负责念书和吃就可以了。
这天小七休沐,连蔓儿也没事。连蔓儿就用食盒装了些点心,带着小七,姐弟俩身后还跟着大胖、二胖,一路欢欢喜喜地去看连叶儿。
一进酸菜作坊的大门,就听见劈柴声。顺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和尚元坛,正在窗下挥着斧子劈木柴。
连叶儿一家三口搬到酸菜作坊的院子里来住,离庙里近,元坛有时候过来。连叶儿家只有连守礼是壮劳力,还修养了一段时间,很多粗重活计,都是元坛帮着干的。这样,就成了习惯。
元坛见连蔓儿和小七来了,就忙直起身招呼。
几年之间,元坛的身量也长了些,虽不高大,却敦敦实实地,还是不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