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外,还会享受布票、肉票等奖励。
这个时代,农村社员家养猪,是这样说法,“一头猪,就是一个小银行,一个小化肥厂”。年终结算时,一头猪的收入往往是全家全年收入的大头。你说社员能不重视吗?可以说,这个时代社员们养猪,关心是“无微不至”。
先说猪食,主要由米糠、米汤、剩饭、碎米、菜叶、南瓜、红薯、萝卜、野菜(农村一般称“猪菜”)等等组成。一般由家庭主妇把生菜剁碎、混合、加水,煮开煮熟了,然后晾温了,再喂给猪吃,绝对没有把生菜冷冰冰的喂给猪吃的例子。
几乎天天,社员家的农妇、小孩,都挎着竹篮子,带着镰刀,到田边、山边、小溪边采割野菜野草,提回来喂猪,当地人称“采猪菜”。社员收工回家路上,有时也顺便采集野草野菜回去喂猪。当然这些野草野菜都是剁碎煮熟了才喂给猪吃。
冬天下乡,经常可以看到在村庄的晒谷场上,几个老太太,或者中年农妇,坐在小靠背椅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在膝盖上纳鞋底,做针线活等,身边地上一个竹编簸箕,里面放着布头线脑;身子的另一边,一只大猪或者小猪,也在晒太阳。农妇还会时不时的不经意地用手,或者用小木棍,在猪的身上挠挠爬爬,猪舒服的低声哼哼。
在炎热的夏天中午,为了避免猪在屋外猪栏里太热中暑,社员还把猪领进厚厚土墙包裹的堂屋中央或厨房,猪就躺在屋内凉爽的泥地上,午憩消夏,休闲解暑。你在农家作客吃饭时,一条肥猪闯进房间,在你脚下乱转,真是不要吃惊。
这样养猪,你能说社员不用心吗?
可是实际状况呢?在21世纪,一家养一批猪,几十、上百只,一年还可以出栏三次。而这个时代,社员养猪一年才能出栏一次,一次一般是一只或两只,而且重量往往还不能如意。你能不说现在状况很糟糕吗?
之所以出现现在这个状况,后世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农村社员普遍缺乏养猪知识,投喂饲料配方不够科学。
因为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