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川公社的事暂且不提,西冲小队的食用菌生产现在开始进入收获季节。
跟县供销社联系好价格和交付方式后,每天都有一筐筐平菇被采下,然后通过客车送到县城。这项工作是郑队长和姚平负责。
经过一个多月的技术员工作,姚平像是脱胎换骨似的发生了变化,说话、做事都显得自信了许多,脸上的青涩也消退了不少。
现在的姚平可了不起,不要说一直对他相当客气的郑队长,和对他尊重有加的西冲小队社员,就连过来参观的大队、小队干部也个个都对他客气十分,这岂是他来西冲之前能够想象得到的?他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成功人士。
当然面对姚青,他依旧是象老鼠见了猫,丝毫也神气不起来,他忘不了艰难的培训,也知道他现在的一切都来自何方。
至于姚青,依旧是每天到西冲小队学习农业技术,不过现在一般只在西冲小队呆个半天。一来,食用菌后期管理他还得尽心,二来,根据前面一个多月在西冲的学习调查,他心里又有了一些初步想法。
姚青将西冲小队的所有可耕种土地绘制了一张详细的地图,按照旱田、水田分开标注,同时每块土地姚青都会标注的土地面积和根据郑队长确定的不同等级的土地肥力,然后每块土地都编上号。
姚青假借自己要做生产调查的名义,给郑队长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按照地图把全队土地按照面积和肥瘦分为平均的三组,然后将劳力也按强弱分为平均三组。让他今后安排生产时每组劳力都对应同一组固定的土地,至于种子、农家肥、化肥等都平均分配,这样就形成了同等劳力在同等条件下生产。
这项工作郑队长虽然不太理解,但依然坚决执行了。有了食用菌生产成功的前例在先,郑队长对姚青信任大增,这点小事肯定是不在话下。更何况社员生产基本不受影响,姚青自己承担了最繁琐的记录工作。说不定姚青又能弄出点花样。
一天下午,姚青午睡起来不久,有人敲响了他家家门,奶奶开门后,正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