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研究一直就是HN省重点研究项目。
1972年3月,国家科委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国协作攻关。袁隆平将“野败”材料分发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30多个科研单位,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测交和回交转育的试验,扩大了选择概率,加快了三系配套进程。
1975年冬,数以万计的制种大军云集HN,中国发动人海战术大规模南繁制种,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3.3万亩。袁隆平担任技术总顾问,中国首次大面积制种获得成功,为翌年推广做好了种子准备。
1976年,杂交水稻绿遍神州。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一次飞跃。
所以后世人民认为这个时代抓生产就是反动什么完全就是笑话,而且是恶意笑话。要知道,这个时代,如果你能解决粮食问题,肯定就是时代英雄,不然陈永贵为什么升得那么快?粮食!粮食啊。
育种,不是现在的姚青可以办到的。就算是袁隆平,也得到了国家大量投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反正吧,这些宏观上的东西是姚青现在不可能接触得到的。
而且姚青也没有真正种田经验。虽然在读中小学时,姚青跟着家长老师尝试过许多农活,但真正从头到尾完成一次种田的经验就是零。
姚青有自己的优势:一,他经历过富裕年代,知道前人走过什么路;二,他是学生物的,有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知道大体上生物发展规律。问题是姚青的弱点也不少。首先是他小,没人会重视他,其次,他基本没实际经验。
咦,浮标动了,姚青微微抖腕,感觉手上一沉,有货。哈,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的。你这傻鱼运气真心不好,姚青心思完全没有放在钓鱼上,你都能自动送上门,那还客气啥?一条半斤多的鲫鱼上岸,姚青笑嘻嘻地纳入桶中,总算没有白来。
换上一段蚯蚓,姚青继续遐想。广城县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