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早晨,姚青在母亲帮助下起床后,穿上他那开裆裤加上小衬衫,一双奶奶牌的小鞋。
这个年代很少有人买衣服穿,从上到下,一般都是手工做的。成人衣服是请裁缝做,儿童的多是捡自己哥哥姐姐的衣服穿。一方面是节省,小孩衣服更换太快,每年换季就得换衣服,城里人也穿不起;另一方面是安全舒适。
到了21世纪,有经验的爷爷奶奶在儿媳妇怀了孕后,还是会找亲戚要小孩衣服,尤其是有灵气的男孩旧衣服最让人惦记,那时反正一家一个小孩,没人会保留。
现在这个时代,小孩衣服更是没有买的。鞋子一般也是自己做,讲究的也有买的,像凉鞋、拖鞋、皮鞋什么的,布鞋肯定自己做。
姚青家的鞋子基本都是奶奶做的,一直到奶奶做不动了为止。除开年轻时赶时髦穿皮鞋外,姚青最喜欢穿布鞋,到老都是如此。可惜后来的布鞋,很少是自己纳的底,都是机器纳的,那千层底的布鞋就成绝响。
洗过脸后,姚青就出门了,开始了暑假的第一次县委会巡视。
县委会估计是过去的衙门直接继承下来的,大门外有一小广场,大门向内是一口字形广场,广场那边对大门的是三层小楼,那是县委办公楼,左边是两层小楼,那是报告厅加办公室,右边是一排平房,主要是办公室,也有家属宿舍。姚华的宣传部就在这边。从门卫这里有走廊连接那边。那边办公室后面是两层楼高的围墙。
县委办公楼和宣传部那排办公室交接处是一过道及县委食堂。再向下延伸的是食堂附属的备料间、灶房什么的。这前面还有一排矮房,估计是后来盖的,明显和所有的建筑特色不相符,应该是食堂办公室、炊事员宿舍和储藏间。
县委办公楼后面是一花园。说花园现在是有点吹牛,因为除开中间一水泥围成的小花坛外,其余都是空空如也。而且小花坛里不但没花,还种着一颗树。但估计以前这里的确是花园,只是解放后荒废了。
花园后面有两排平房,前面是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