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母亲出院回家了。姚青首次拥有他出生后独立的专有空间—摇篮。
姚青家的摇篮是用竹片编制而成的一个竹篮。竹篮里面是棉絮铺成的小床,竹篮外边有一个木制的框架,框架的底部是两根弧形的木条构成,轻踩木条或轻推外架都可方便的摇动摇床。
姚青时常见到一般书上描述的摇床,是用绳索吊于房梁或横木杆上。那种摇床是在北方常见?对于位处中原的姚青而言,那样的摇篮麻烦不说,还难以移动。
姚青家的摇篮不但可放在房间任何需要的位置,还可在必要时搬到房外,方便实用。这摇篮就要在未来一年内常伴姚青了。多少年后,还要陪伴姚青的两个妹妹。
从医院搬回家后,姚青与家人的沟通在继续并升级着。
首先吃喝拉撒的沟通仍在进行,一方面随着姚青身体的逐步成熟,姚青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在逐步加强,另一方面,随着生活的规律化,姚青与家人的沟通也渐渐形成规律。
每天白天,姚青醒来,先是听听动静。没有动静,就先气功训练。有了动静,姚青就“咯咯”地发出响声,然后是清洗,换尿布,吃奶,尿尿,练气功,尿尿,睡觉。
睡醒后,“咯咯”地发出响声,尿尿,看情况吃奶或与家人交流,然后练习气功,尿尿,睡觉。重复n次。
晚上,姚青醒了,就看是否有动静和肚子是否饿了。有动静就好,姚青发出信号,一切和白天相同。没动静,肚子又不饿,就略略弄出点动静,没有反应就独自练习气功,然后睡觉,是否要尿尿或已尿尿都一样。没动静但肚子饿了,姚青就制造动静,然后清洗,换尿布,吃奶,尿尿,练气功,睡觉。
第二天,一切依照前一天继续进行,姚青的生活开始规律化。一般情况下,姚青能保持白天尿布基本不湿,晚上湿上两次的基本生活规律。
除开吃喝拉撒等生活必须品的沟通外,其它的沟通在姚青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也在逐步展开。
这天,父亲和他在进行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