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的花鲢溜的浮头,秦父赶紧拿抄网帮他抄起来,然后转身又盯着憨娃儿那边。
秦大河点起一根香烟,看着憨娃儿那边的鱼,估摸着也差不多了。
两分钟后,憨娃儿也起鱼,十五六斤样子,白鲢。
再不值钱,这条鱼也四五十块了。
两人再次抛竿入水,看到鱼漂继续有动作,他立刻把烟灭了。
一目、半目、上浮、一目、半目......
“策那,什么叼鱼口。”
守了两分钟,他受不了直接扬竿刺鱼,果然没中。
重新上饵料入水,再次一目、半目的浮动。
突然,憨娃儿那边再次刺鱼成功,立刻带到边上。
“你钓鱼还不如憨娃儿呢,要不是装备好,上哪钓鱼去。”老男人鄙视了一番。
秦大河讪讪的没有多讲,自己钓鱼技术其实还可以,但那是黑坑技术,都在饵料装备上面。
这种野钓守鱼口,肯定不如憨娃儿和秦父。
别说野钓守鱼口了,包括寻鱼以及各种天然饵料,他现在都在重新学习。
还有找底,站漂在野钓环境中找底都要抛很多次才行。
第2/2页)
憨娃儿这条鱼有些大,直到他换了两次饵料才上来,又是一条二十多斤的花鲢。
十八号子线就是爽,溜鱼很快,竿子没爆之前,根本不用担心切子线的问题。
一目、上浮、两目......
“咻!”
中鱼,三分钟后他搞了一条八斤多的白鲢。
“这大闸的大鲢鳙是真多哦。”他感慨的说了一句,比后世的一些黑坑密度都大了。
“不然呢,下雨的时候你来一趟就知道了,浮头的鲢鳙密密麻麻的,大的估计上百斤都有可能。”秦父夸张的说道。
不过秦大河没有全信,六七十斤的鲢鳙估计有,上百斤的全国都少见,除非是那种久远的水库。
比如丹江口、小浪底这些地方,两百斤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