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心情终于好了一些。
大板鲫就是三两以上的鲫鱼,现在能卖四块到五块一斤,搞到了很容易就能卖出去。
前面电的青稍虽然更贵,但是难搞的很,那么些加一起才值个十来块。
“爸,那个是草混子吧?才这么点大,可惜了。”
“嗯,草鱼大了才好卖,这东西回头只能扔了。”
又电了一圈,荷叶里面的鱼基本跑的差不多了,而且日头也来到了三点。
“阿宝,往前赶赶,我俩摘点莲蓬就回去,晚上去大路上卖鱼。”
“哎!”
现在已经入秋了,不过秋老虎也不是好惹的,哪怕有着草帽,父子俩身上也早已汗湿了。
秦父在前面采摘一些莲蓬,阳光印在身上,肌肉线条泛着黝黑的光泽,恍然间如同大树一般笼罩在船头。
......
从秦家门口上坡就是县道,这里是附近三四个村子的交汇处,县道边上还贴着玉溪河,甚至一些大船都会从这里过。
傍晚的马路边上,两家贴在一起的小超市算是最热闹的地方,打牌的人不少,更多的是看牌的以及过来买东西的,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买个酱油都要聊个一刻钟。
第2/2页)
“秦大来了啊,今天又去电鱼了?我看看。”
左边利民超市老板姓黄,他家算是附近第一个发财的,看到父子两人抬着保鲜盒就准备先上去挑个两条。
“老黄,今天搞了不少大板鲫,你家儿媳妇不是要生了嘛,送你两条回去催奶。”秦父大气的说道。
“那哪行,钱肯定是要算的,哈哈。”黄老板听到心里也是高兴的很。
只见保鲜盒里的鱼儿不断炸起水花,一些大板鲫和青稍跳的最欢快。
这些鱼短暂的被电麻了,恢复过来还是能养好几天的,就是小鱼不行,很多都死了的。
“秦大有本事的,这个天气都能找到大板鲫,啧啧!”
“是哇,我上次去芦苇荡